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100题汇总(附解析)

2024-02-01 09:19:41 hth全站最新登录

  为大家分享的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100题汇总(附解析),收藏备用!在平时学习和考试答题中提供思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图中的S天体的冰盖下有一片咸水海洋,液态水含量超过地球。S、Y围绕木星旋转,S天体的自转周期为7天。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近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4.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该行星无生命存在的原因是( )

  5.人类正设法探寻太空生命。如果某颗星球上存在生命,那么这颗星球必须具有

  ①适中的体积和质量②与所绕转的恒星之间有适宜的距离③与地球完全相同的各种化学元素④大致与地球相似的地质历史过程

  美国“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上拍摄到15张类似“蘑菇”的照片,下图为“火星‘蘑菇’照片”,下表为地球与火星数据比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科学界大多认为图中白色球状物不是火星土壤生长出的“蘑菇”,其主要是根据是火星

  世界上最“贵重”的詹姆斯·韦拍望远镜将在2018年发射。望远镜定位于地球背向太阳的一面的日地连线上(如下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当地时间2018年6月29日,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阿贡火山夜间发生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

  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可调节,为使集热效率达到最高,应保持正午太阳光与集热板垂直,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应为90°-H,如图所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5.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 D.日界线.此时北京时间和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分别是()

  下图为某日一摄影爱好者于北京时间8:00在我国某地拍摄的日出景观图(图中树木为胡杨林,该日正午时分拍摄的胡杨林树影较胡杨林的实际高度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某区域图,图中右侧分别表示乙河流局部河谷剖面示意图和Q湖不同季节的蓄水面积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如下图所示),视太阳从春分点出发,在黄道上每前进15°为一个“节气”。据此图完成下面小题。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新能源,正日益被广泛开发利用。下图为某自动追光式太阳能发电场(41°N,155°E)景观及太阳能电池板工作原理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静寂的可怖,不仅仅是声音的静寂,而且色彩、植被、山脉、村落及整个大地,都毫无变化,让我失去了时间意识。在这里,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

  37.推测“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的根本原因是( )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非常明显。下图中的曲线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一位地理爱好者去北半球沙漠地区旅游,发现绿洲附近风向有着非常明显的昼夜反向的特征。读“沙漠地区绿洲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下图示意江淮地区的一个池塘,一垂钓者发现,在大气稳定无风的情况下,一天之中该池塘边仍然清风阵阵。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阿拉伯人主要生活在西亚和北非等热带地区,虽气候炎热干旱,但是依旧身着宽松的白衣长袍。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图为黄河中下游地区某地各节气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前一节气多年平均降水量差值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下图所示地区冻土广布,冻土主要有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季节性冻土日数是指土层中的水被冻结的天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基流也叫底水,是河道中常年存在的那部分径流。基流系数是基流占河流径流的比重。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河流基流系数与气温和地形的关联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种有灌木、花草、树木等植物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水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

  里海为一封闭海盆,水平面变化主要受制于伏尔加河径流量。近百年来,里海水平面升降幅度大,1930~1977年,里海水平面迅速下降。伏尔加三角洲位于里海北部,以多汉道著称。下图示意伏尔加三角洲分区及相邻各地貌单元,图中a为伏尔加三角洲顶部地区,b为上三角洲平原,C为下三角洲平原,d为前三角洲(三角洲水下部分),短虚线为人工开挖的鱼类洄游水道。

  欧洲白鹳为大型、长距离迁徙性鸟类,每年初春,它们从非洲南部迁回欧洲西部,荷兰低湿地是其重要的传统回迁地,欧洲白鹳在迁徙过程中主要通过滑翔飞行以节省体力,但也会通过扇动双翼飞行。下图为欧洲白鹳初春迁徙路线示意图。

  64.欧洲白鹳在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后,少部分欧洲白鹳会出现经③地再抵达④地的情况,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

  D.该路线.欧洲白鹳每天迁徙时段多在10:00-15:00,并常常避开广阔的森林和水域,如果一定要经过时,也要寻找最为狭窄的地方通过是因为( )

  我国某科考队赴格陵兰岛(下图)开展综合考察活动。此次活动沿格陵兰岛的海岸线航行,并选择在一些城市、特殊地点登陆考察。航行中,发现在部分海域有许多渔民从事海洋捕捞活动。登岛时,科考队发现海岸边散布着大量大小差异明显的砾石;岛上的传统民居离地面1-2米,屋顶呈斜坡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0.针对墨累—达令河流域开发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该怎么样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解决()

  三叶虫、恐龙、大型哺乳动物分别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代表性动物,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下图)是中国顶级规模的古代石窟群之一。它建在裂隙发育、岩层近于水平、颗粒较细的砂岩石壁上,虽历经多次地震,但仍保存至今。千余年来,云冈石窟风化严重,岩石呈板状剥落。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迁,受气候变暖、降水增减、病虫害增多、人口增长、土地使用、森林火灾、灯光干扰等因素影响,老弱植物在原区域枯死,原有植物在新的区域发展,种群中心发生转移。研究之后发现,北美东部地区的裸子针叶植物如云杉、冷杉、松树,数十年来每十年向北迁移了11千米;喜高温和雨水的开花被子植物如白橡树、糖枫树、冬青属植物约有3/4每十年向西迁移了15.4千米,没再次出现东迁或南迁现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4.北美开花被子植物种群中心西移的速度快于裸子针叶植物种群中心北迁的速度,这说明

  森林凋落物也可称为枯落物(枯叶、枯枝、果实),下图为世界某地甲乙两种树种森林凋落物数量的逐月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是植被类型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图中植被类型分别为草原、苔原、荒漠、阔叶林、针叶林、热带雨林。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的薄荷岛,位于菲律宾中部,森林茂密。但岛上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形似草堆,每年热季,“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巧克力摆放在大地上,因此它们被当地人称为“巧克力山”。

  土壤的形成受成土母质、地形、气候、生物及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完成下列各题。

  ①成土母质的风化过程②有机物质的积累过程③水分含量的调节过程④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缘的新疆若羌县种植的23万余亩灰枣在10月中下旬成熟后,随处可见自然脱落的状况,这些风干的灰枣将销售至中国各地、欧美及东南亚。下图示意新疆若羌县附近年降水量和自然风干的灰枣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由材料可知,S天体的自转周为7天,自转周期长,S天体表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其表面气温较低。A不符合题意;由于S天体的表面温度较低,有冰盖减少了水气蒸发,是冰盖下海洋得以保存的原因。与其自转、公转周期没关系。B不符合题意;液态水是生命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存在液态水可能为生命进化发展提供条件。C符合题意;木星是行星不会对S天体提供能量。D不符合题意。

  3.据材料可知,“水世界”类地行星距地球近40光年;太阳至银河中心的距离大约是2.6万光年,说明“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银河系,故C项正确。

  4.据材料可知,水世界表面的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故B项正确。

  5.考查生命存在的条件。如果某颗星球上存在生命,那么这颗星球一定要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与所绕转的恒星之间有适宜的距离、大致与地球相似的地质历史过程,故B项正确。

  1.利用等值线的分布,计算四地冬夏季日照时数差:①地的冬季日照时数为700,夏季日照时数900---1000;故①地冬夏季日照时数差为200—300;②地的夏季日照时数800,冬季的日照时数600—700,计算得时数差100---200;③地的冬季日照时数为600,夏季日照时数为700—800,计算时数差为100—200;④地的时数差为100。所以选A。

  2.由于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则日照时数长,而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则北半球各地的昼短,则日照时数短。所以选C。

  3.建太阳能发电站的地方:一冬夏两季的日照时数都较长,且靠近大城市,市场距离近。②地冬夏两季的日照时数都较长,且离大城市近,所以选B。

  11.据图中区域轮廓可知Q地为非洲撒哈拉沙漠,年日照时数最多,重要的因素是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天气,故选C。

  12.根据海陆轮廓,P是青藏高原区。结合图示等值线数值,P、Q两地相比,Q地的年日照时数比P地多,A错。读图可知,P地年太阳辐射总量为大于85小于90,Q地年太阳辐射总量为大于80小于85,故P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Q地多,B对。日照时数影响太阳辐射总量,C错。P、Q两地的热量条件差异大,D错。故选B。

  13.材料信息表明,望远镜定位于地球背向太阳的一面的日地连线上,为了达到这一要求,该望远镜必须绕太阳公转,且与地球公转角速度相同,由此可知,该望远镜类似于行星,B正确。卫星是围绕行星公转的天体,该望远镜不围绕地球公转,因此不是卫星,A错。恒星自己发光,会吸引行星环绕它公转,星云为稀薄的气体和尘埃组成,因此该望远镜不可类型于恒星和星云,排除C、D。

  14.望远镜距离地球150万千米的距离,且位于地球背向太阳的一面的日地连线上,该处几乎为真空,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因此看到周围的天空为黑色,A错误。磁暴是由于太阳色球层中激烈的能量爆发而引起的大气电离层中强烈的电磁扰动,而望远镜所在位置没有大气,也没有电离层,不会发生磁暴现象,B错误。极光是由于太阳高能带电粒子轰击极地地区的高层大气而形成,该处没有大气,不会发生极光现象,C错误。由于该处距离太阳比日地距离远,因此该位置的太阳辐射强度小于地球上的太阳常数,D正确。

  15.一般认为岩浆来自于上地幔的软流层,该火山将喷发的岩浆大多数来源于软流层,C对。其它部分不是火山喷发的岩浆来源,A、B、D错。故选C。

  16.阿贡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多日弥漫于空中,火山灰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故会导该地区大气反射作用增强,对太阳辐射没有影响,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白天气温下降,夜晚降温慢,昼夜温差减小。故选A。

  18.组成的瀑布的主要要素是水,因此构成“黄果树瀑布景观图”主体要素属于地球圈层中的水圈。故B正确。

  20.该瀑布的形成说明地球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的转化。其所需能量大多数来源于地球内能、重力能、太阳辐射能等三个方面。故B正确,C、D错误。连续而不规则为水圈的特征,故A错误。

  21.依据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分布规律,可以判定该区域位于北半球;赤道线°线°线千米/时,南北极点为零,图示区域大部分为837~1447千米时,可判断该区域应为北半球中纬度。故B正确。故选B。

  22.根据图中线速度等值线在A点向北凸,B点向南凸,同时通过读图可知A点的线千米/小时;B点的线千米/小时,说明A点较同纬度的B点自转线速度大。且A与B位于同一纬度地区,结合线速度的影响因素可知,同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据此判断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故A正确,故选A。

  2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调节杆高度越小,表明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安徽省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日期为夏至日(6月22日),因此一年中调节杆高度最小的月份为6月,故选C。

  24.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最小的日期为夏至日,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最大的日期为冬至日,从夏至日到冬日期间,安徽省日落时间逐渐提前,A错;地球绕日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B错;从夏至日到秋分日,安徽省昼长夜短,且昼渐短。从秋分日到冬至日,安徽省昼短夜长,且昼渐短,C错;从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不断南移,安徽省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正午楼房的影长逐渐增大,D正确。故选D。

  25.两条日期分界线°经线点的经线。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经线,B错。根据图示等份,30°E时刻是正午12点,时刻0点的经线°W,A对。C、D错。

  26.结合上题分析,30°E时刻是正午12点,此时北京时间是18时。图示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是二分日的日照图,各地18点日落,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18时,D对。A、B、C错。

  27.如材料所述“该日正午时分拍摄的胡杨林树影较胡杨林实际高度矮”可知,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出时太阳位于东北方向,所以拍摄者位于西南方,B对。

  28.由材料可知,该景观的拍摄时间为北京时间8:00,则0时所对应的经线°经线,所以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为0°—180°,约占全世界的1/2。

  29.由图中地形可知,乙河上游河流自北向南流;剖面图显示堆积物分布于河流西岸,东岸陡峻,因此东岸为侵蚀岸,西岸为堆积岸。结合河流流向可知流水运动发生向左的偏转,因此位于南半球;结合纬度可知,该地位于30ºS~40ºS的大陆西岸,属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影响,南半球的西风为西北风;地中海气候区的典型土壤是褐土。故D正确,A、C错误。由剖面图可知,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背斜的岩层应该是中心部分比两翼老,故B错误。故选D。

  30.图中Q湖北邻山地,蓄水面积变化北侧小于南侧,说明北侧湖岸更陡,因此深度变化大于南部,A正确。由上一小题可知,Q湖位于南半球,所在地区属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丰沛,夏季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1月为南半球夏季,炎热干燥,蒸发旺盛,湖水盐度高;7月为南半球冬季,多雨,因此湖泊面积大,B、C正确,D错误。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一项,故选D。

  31.从立秋到立冬,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宣城市白昼时间不断变短,A正确;日出时刻越来越晚,B错;正午日影逐渐变长,C错;正午日影朝向始终朝北,D错。故选A。

  32.宣城市正午日影长度最长的一天为冬至日,正午日影长度最接近且较长的两天应关于冬至日对称,且时间上靠近冬至日,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宣城市的正午日影长度最接近且较长的是大雪和小寒,B正确。ACD错误。故选B。

  本题组以某自动追光式太阳能发电场景观及太阳能电池板工作原理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3.题中信息表明,该地区位于41°N,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方,题中信息表明,太阳能电池板可以自动追光,因此正午时板面朝正南,A符合题意。太阳能发电量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正午太阳高度、日照时数、天气状况等因素都会影响太阳辐射,图示地区冬春季节正午太阳高度角小,白昼较短,发电量不是最大,B不符合题意。太阳能电池板有太阳辐射时就会发电,阴天发电量相对较少,但不会不工作,C不符合题意。太阳活动对太阳辐射影响不大,因此对太阳能发电的影响不大,D不符合题意。

  34.要获得最多的太阳辐射能,太阳能电池板应与太阳光线垂直,而太阳能电池板板一年中调整的角度范围与该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幅度相等。该地的纬度为41°N,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约为72°26′,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约为25°34′,则该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最大幅度为46°52′,故太阳能电池板需要调整的角度差为46°52′,选项C符合题意,排除A、B、D。

  35.根据材料“没有季节之流转”,说明该地无明显的季节变化,并且分布有植被,山地。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受盛行西风的影响不可能会出现“烟缕垂直的升起”,A错;非洲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好望角附近),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有明显的四季更替,B错;中国西北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植被稀少,C错;马来群岛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无明显的四季更替,植被覆盖率高,处于赤道低气压带,风力小,会出现“烟缕垂直的升起”,D正确。故选D。

  36.由上题可知,该地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地处低纬度,处于赤道无风带,空气以垂直运动为主,A正确;世界其他许多地区的“雨”和“烟”也受重力作用的影响,但却不是“直直的下来,垂直的升起”,B错;赤道处的地转偏向力为零,但该地不一定正好在赤道上(赤道低气压带跨越了一定的纬度),且地转偏向力主要影响物体的水平运动,C错;雨滴降落和烟缕升起的这种形态与人的因素干扰关系不大,D错。故选A。

  37.该地地处赤道附近,但不一定刚好处于赤道上,重点是该地地处热带,气候炎热,全年皆夏,所以看不见明显的季节变化,相比而言,B选项描述的更为准确,A错,B正确;土壤的肥沃与贫瘠与四季流转关系不大,C错;影响四季变化最主要的因素是不同季节热量的不同,而不是降水的分配,D错。故选B。

  38.四条曲线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首先膜内有保持温度的作用,应高于当地的实际温度,排除③④。枯雪年,降水少,总体温度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持温度的作用都弱,所以气温日较差大。丰雪年降水多,云层厚温差小,且积雪覆盖有保持温度的作用,所以选②,即B正确。

  39.由上题判断可知,①表示丰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②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③表示丰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④表示枯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由图可知,①②两曲线上下差异大,③④两曲线上下差异小,故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不一致。材料给的是平均气温,不是最冷气温。所以选C。

  40.由图表可知,该地寒冷期最冷气温可以接近-16℃,说明地理位置上较靠北,可能为华北北部、东北或西北;该地达到一日之内温度最高的时间是北京时间16时左右,而当地时间应为14时左右,且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的日平均气温达到-16℃左右,所以应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即该地可能位于新疆尔自治区。所以选D。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经度的确定,地方时的计算,一天中气温最高一般位于午后2点左右,当地地方时14点,从图中能够准确的看出此时北京时间为16点左右,可知该地与北京的经度差30°,即该地大致位于东经90°,由此能够大致确定该地的地理位置。

  41.M地位于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夜晚地表迅速降温,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绿洲相对降温幅度小,近地面形成低压,故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形成东南风,故A项正确

  42.由上题分析可知,风向的反向变化主要是由下垫面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故D项正确。

  43.夏季晴天的中午,池塘升温慢,故温度较周围陆地低,近地面形成高压,风由池塘吹向周围陆地,结合地转偏向力(当地为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为向右偏)可知,图中④地吹东北风。故D选项正确。

  44.池塘与周围陆地形成局地热力环流,夜晚池塘降温慢于周围陆地,故气温高于周围陆地,池塘近地面形成低压,等压面下凹(等压面规律是“高凸低凹)”;近地面风从陆地吹向池塘,故近地面陆地气压高,等压面上凸。据此即可确定:陆地处气压高,等压面上凸,池塘处气压低,等压面下凹,且风从陆地吹向池塘,故B选项正确。

  45.由东亚地区的箭头示意图可知图中的实线封闭范围内为世界主要季风区,可知ABD错误,故C正确。

  46.由第1题的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甲表示的东亚地区不同季节的风向,该区域的季风的形成是由于该区域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导致的,即该区域的季风的形成和该区域的海陆位置关系紧密,故A正确,可知BCD错误。

  47.常年影响阿拉伯人主要生活区的气压带、风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形成热带沙漠气候,B对。盛行西风带、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地区湿润多雨,A、C、D错。

  48.气候炎热干旱,但是依旧身着宽松的白衣长袍的原因是白色对太阳辐射反射强,A可能。避免太阳辐射直接灼伤,B可能。长袍不利于汗液大量散发,C不可能。有利于减轻风沙对皮肤的伤害,D可能。故选C。

  49.图中显示,从立春开始,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与前一节气降水量差值为正值,降水量逐渐增多,但增量不大,谷雨降水量也不大,排除A。图中显示,夏至之前降水量增量较大,但夏至以后与前一节气降水差值仍然为正值,说明后面节气降水量更大,排除B。小暑之后的大暑的与前一节气降水差值为正值,说明小暑不是降水最大的节气,排除C。图中显示,立夏之后,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与前一节气降水量差值为正值,说明降水量逐渐增多,总增量较大,说明大暑的降水量较大,且大暑过后的立秋,与前一节气降水量差值为负值,立秋的降水量比大暑小,因此大暑的降水量最大,D符合题意。

  50.立秋到白露之间与前一节气降水量差值为负值,说明降水一直减少。黄河中下游地区纬度较高,副热带高气压很难控制该地,排除A。立秋在8月初,白露为9月初,此时蒙古高压还未形成,排除B。8~9月,夏季风势力逐渐减弱,锋面雨带南移,黄河下游地区降水减少,选项C符合题意。如果受准静止锋影响,黄河下游地区会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降水应增多,排除D。

  51.高压脊东移,根据经度差、所处纬度、速度、时间等信息推测脊线东移后甲地的位置。等压线变得密集,风力增强,风向由偏北风转为偏南风,气温会上升,天气晴朗,气压降低。故选D。

  52.图中季节性冻土等日数线走向分两段描述:东段大体与纬线平行,说明受纬度的影响大;依经纬度位置,西部是大兴安岭和内蒙古高原,西段走向大体与等高线平行,说明是受地形影响。故选C。

  53.图示地区树木多扎根深切高大挺拔,与冻土无关,A错;图示地区气候主要具有冷湿的特点,C错;图示地区有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气温低,土壤中的矿物质元素淋失少,D错;图示地区位于东北平原西部地区,河流迂回曲折,易形成不对称河谷,B对。故选B。

  54.根据图例,图示为慢行冷锋,冷锋降水在锋后,此时,甲、丙两地位于锋前,多晴朗天气,A错。乙地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低于甲地,B错。丙地受暖气团控制,气流上升,C错。丁地位于峡谷处,受狭管效应影响,风力大于乙地,D对。故选D。

  55.根据锋面符号,冷锋向北移,位于南半球。结合锋面气旋特点,该冷锋位于锋面气旋的左侧,风吹向低压中心,甲地当前的风向是偏西风,可能为西北风、西南风,②④对。不可能是偏东风,①③错。D对,A、B、C错。故选D。

  56.从图中能够准确的看出,基流系数随温度上升和高程升高而增大,表明该地区的河流主要水源补给方式是冰雪融水,应处于我国降水较少,山地较多的西北地区D正确。东南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都位于我国季风区,河流主要以雨水补给为主,ABC错误。故选D。

  57.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为西北地区,西北地区为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很少,河流主要水源补给方式是冰雪融水,因此一年中温度较低的冬季,河流往往出现断流,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B正确。故选B。

  58.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图文材料可知,雨水花园是用于汇聚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的,因此首先直接影响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故选C。

  59.图中暗管位于排水砂砾层,暗管和排水砂砾层功能相似,均为及时排出下渗的雨水,故B项正确。而暗管并不能减缓或阻止雨水下渗,也不能加速地下水的净化,经表层种植土壤简单过滤的雨水并不是可利用的地下水,故ACD项错误。故选B。

  60.雨水花园适宜在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的地区发展,一方面排洪,另一方面及时收集雨水,以应对缺水季节水量不足。选项中的四个城市只有北京符合,故选B。乌鲁木齐终年降水少,不适宜建雨水花园;杭州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降水较多,缺水现象没有北京严重;降水较少,不适宜建雨水花园,故ACD错。

  61.伏尔加三角洲地区地势平缓、河床较浅、水量季节变化较大,因此河流经常改道,形成众多汊道,D正确。地势起伏较大,河道下切严重,则河流汊道较少,AB错误。人工开挖的鱼类洄游水道,与三角洲多汊道无关,C错误。故选D。

  62.在里海水平面迅速下降时期,水流速度加快,伏尔加三角洲上主要汊道河床变窄、加长,与主要汊道相邻的汊道将萎缩废弃,水位下降,人工鱼道的作用增强,生物多样性减少。故选B。

  63.C项,材料中明确告诉我们“荷兰低湿地是其重要的传统回迁地”,同时读图可知其路线所在地多沿海低湿地,故C项可选;

  A项,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间吹陆风,风向多变,不利于鸟类的迁徙飞行;不是鸟类选择路线的根本原因,故A项不可选;

  D项,图中路线多沿着海岸线飞行,而沿海地区本身就是人类活动比较密集的区域,因此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大;故D项不可选;

  64.B项,由于受西风的影响,部分欧洲白鹳会被吹离路线,所以少部分欧洲白鹳会出现经③地再抵达④地的情况,故B项可选;

  A项,经③地再抵达④地等于兜了一个大圈子抵达目的地,这个路线并不能缩小距离;故A项不可选;

  C项,鸟类的迁徙路线经③地再抵达④地增大了迁徙距离,鸟类不会专门去开辟一条路途更远的迁徙路线,故C项不可选;

  D项,鸟类的迁徙路线经③地再抵达④地增大了迁徙距离,这段路线会消耗更多的体力,故D项不可选;

  65.D项,由于每天迁徙时段多在10:00-15:00,此时是白天升温的时段,所以森林和水域升温慢,近地面气温低,表现为下沉气流,不利于飞行,所以最终选择避开广阔的森林和水域,或是寻找最为狭窄的地方通过,就为了避开下沉气流对飞行的干扰,同时去寻找上升气流旺盛的非森林区和非水域区,有利于飞行;

  A项,森林和水域恰恰是食物丰富的地区,避开这些区域觅食反而更难,故A项错误;

  B项,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由D项的解析可知,鸟类是为了去利用气流的垂直上升运动,而不是为了利用水平运动;故B项不可选;

  C项,鸟类是为了去利用气流的垂直上升运动而选择避开广阔森林和水域,视野并不是主要的目的,故C项不可选;

  66.从图中洋流分析,格陵兰岛西南海域有寒、暖流交汇,易形成渔场,别的海域无寒暖流交汇,所以捕捞活动应在西南海域,故D项正确。

  67.格陵兰岛纬度高,温度低,冰川广布,冰川移动时会刨蚀基岩,并且将形成的大小不一的砾石向下游搬运,在冰川前沿堆积。流水沉积大颗粒先沉积,小颗粒后沉积,分选性好,冰川堆积不同于流水堆积,大小一起堆积,分选性差,故A项正确。

  68.由题中“岛上的传统民居离地面1-2米”分析,房屋类似于南极科考站的高脚屋,当地纬度高,降雪多,风力大,高脚屋下部风力不会因建筑物而减小,利于将积雪吹走,避免积雪在背风侧堆积对房屋和出行造成破坏。屋顶呈斜坡状,坡度大,利于积雪在重力作用下滑落,避免堆积过厚压塌房屋。故B项符合题意。

  69.墨累—达令河支流上大量修建水库和发展灌溉农业,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易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入海水量减少,在极干旱时,出现海水倒灌的现象,水流速度减慢,表层土壤流失少,生态环境恶化,使下游水量明显减少,影响河流的水质。水库和灌溉区分布于河流的上、中游不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D符合题意。故选D。

  70.针对墨累一达令河流域开发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应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退耕还林还草。减少上游地区农业灌溉用水量,合理用水,不能限制农业灌溉用水量,②错误。进行跨流域调水。加强对污水的管理,防治水污染,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①③④正确。B正确。故选B。

  71.读图可知,图中含大型哺乳动物化石的新生代岩层没有断裂,含恐龙化石的中生代及以前的沉积岩地层都发生了断裂,说明断层最有几率发生中生代后期—新生代前期,ABD错,故本题选C。

  72.读图可知,甲处为岩浆侵入形成的岩浆岩,A错;丙处岩石由于岩浆侵入时受到高温度高压力作用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属于内力作用形成,C错;丁岩层属于沉积岩,由外界的力的作用形成,D错;乙丁岩层之间有一个侵蚀面存在,说明乙岩层形成之前,该地发生过地壳抬升运动,B对,故本题选B。

  73.根据材料,青海湖区域内西北季风盛行,湖风与陆风交替出现,青海湖东岸沙丘的沙源来自河湖沉积物,A正确。湖泊东部没有河流注入,沙丘的形成与流水堆积作用无关,B错误。区域内西北季风盛行,西坡是迎风坡,坡度缓,沙丘东坡是背风坡,坡度陡,C错误。沙丘向湖岸移动,D错误。故选A。

  74.据图推测,图示西岸沙丘的西北部有黑山阻挡西北风,西北风不是影响青海湖西岸沙丘形成的因素,①错。西岸西岸有布哈河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利于河流泥沙沉积,⑤对。湖陆风中湖风吹向陆地,将湖泊中泥沙吹上岸边堆积形成,②有关。地壳隆起影响整体区域,不仅影响西岸,③错。河流携带泥沙沉积,是主要沙源,④对。C对,A、B、D错。故选C。

  75.青海省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主要人类活动是利用草场资源放牧。区域生态环境脆弱,近年来青海湖边沙丘面积逐步扩大的主要人为原因过度放牧,B对。气候干旱不是近年来的特点,A错。高原上以牧业为主,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问题不严重,C、D错。故选B。

  【点睛】湖泊东部没有河流注入,沙丘的形成与流水堆积作用无关。区域内西北季风盛行,西坡是迎风坡,坡度缓,沙丘东坡是北风坡,坡度陡。西岸沙丘的西北部有黑山阻挡西北风,影响青海湖西岸沙丘形成的因素是地形,不是西北风。

  76.读图材料可知,云冈石窟是建在砂岩石壁上,砂岩为沉积岩,形成与地球表面或接近地表,A正确。

  77.风化是云冈石窟目前所面临的严重的问题之一,温度和水分的变化是造成石窟岩体风化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循环冻融条件下岩体更易风化,D正确。

  该题以云冈石窟为背景考查岩石的分类、成因及风化作用。沉积岩最重要的包含石灰岩、砂岩、页岩等,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常温常压条件下,任何先成岩遭受风化剥蚀作用的碎屑物,以及生物作用与火山作用的产物在原地或经过外力的搬运所形成的沉积层,又经固结成岩作用而成的岩石。

  78.沉积岩层下面的沉积早,乙处岩层有明显位移,图示地质构造中,乙断层形成最早。断层形成后,受外力侵蚀,形成侵蚀面,再有沉积层形成,然后岩浆侵入,形成丙岩层。此后又受外力侵蚀,形成侵蚀面,再有新的沉积层甲形成。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乙丙甲,B对。A、C、D错。

  79.沉积岩层在形成时是水平岩层,图示在地质演化过程中,乙断层形成前,岩层倾斜,说明有褶皱形成。甲岩层上面相邻岩层也是倾斜的,说明甲岩层及其上面沉积岩层形成后,又受挤压,形成褶皱。图示形成褶皱次数是2次,B对。A、C、D错。

  80.由图中径流量比例可看出,乌拉尔河4—5月份径流量最大,出现春汛,且乌拉尔河发源于乌拉尔山,山地积雪较多,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可知其主要补给水源为季节性积雪融水;永久性冰川融水出现在夏季;该地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较少。地下水为河流的稳定补给水源。故D正确。

  81.在河口附近,水流变缓,泥沙淤积形成河口三角洲,故D正确。乌拉尔河注入世界最大内流湖--里海,故其参与陆地内循环;乌拉尔河为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②至③段支流汇入少,且该地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下渗量大,流量越来越小。故A、B、C错误。

  82.裸子针叶植够耐寒,一般是生长在较寒冷的环境里。北美东部地区的裸子针叶植物“种群中心”北迁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说明了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到其生长环境。热量增加会关闭气孔减少蒸发,但也会失去光合作用,故会导致其死亡,即使不死亡,其防御性也会降低,由于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故向北迁去寻找新的生长环境,故影响的重要的因素是热量,本题只有A合乎条件,其余均可排除。

  83.气候变暖使得美国东部的温度上升了,蒸发量更强,故AB错;美国东部地区美国东部人口密集、土地使用的变化、森林火灾的发生频率、害虫或者灯光都可能会对树木分布造成影响,故C错,D正确。

  84.北美开花被子植物种群中心西移的速度快于裸子针叶植物种群中心北迁的速度,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西迁主要与人的因素影响有关,而北迁主要是全球气候变暖是自然因素引起,故ABD排除,C对。

  85.根据图例读图可知此地月雨量小,好几个月是0,蒸发量大,月均温大约20℃,应该是热带沙漠气候,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C对;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降水量都比较大,ABD错。故选C。

  86.纬度位置高低直接影响月均温,A对;月可能蒸发量对气温影响小,B错;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太阳高度,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量,C对;月雨量与云量有关,影响到过地面的太阳辐射量,D对。故选B。

  87.森林凋落物也可称为枯落物,如枯叶、枯枝、果实等。图中乙树种凋落物在秋季凋落量大,可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地区在欧洲对应的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A对。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凋落量无显著季节差异,B、C错。温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亚洲东部,D错。

  88.甲树种全年都有凋落物,说明全年有生长凋落,2、3月份凋落量较大,可能是亚热带常绿林,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丘陵地区,C对。藏北高原以高寒草甸植被为主,没有森林分布,A错。东北大兴安岭北部以针叶林为主,冬季凋落量大,B错。华北平原是落叶林分布,秋季凋落量大,D错。

  89.造成甲树种春季凋落较多,最根本原因是降水相对较少,气温回升,蒸腾作用增强,B对。东南丘陵春季有春雨天气,但风力较小,A错。日照充足,太阳辐射比夏季弱,对凋落影响不大,C错。春季寒潮多发,低温影响不如冬季明显,不是最根本原因,D错。

  90.结合图示降水量和温度的变化,丙位于降水量最少,温度最低的环境,故判断为苔原带;甲位于降水最少,而温度高的环境,判断为荒漠;已、戊、丁位于降水丰富地区,按温度的差异,依次判断为:已:针叶林;戊:阔叶林;丁:热带雨林;乙位于降水较少的环境,故判断为草原,故选D。

  91.据上题分析可知,丙为苔原带,非洲没有分布,①错误;甲为温带荒漠,地处大陆内部,晴天多,降水少,气温日较差大,②正确;乙为北半球的草原带,降水集中在夏半年,③正确;戊为阔叶林带,而地中海气候下的植被为硬叶林;④错误。故选B。

  92.读图可知,该山地的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为红壤,应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处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大多位于35°N以南地区,B正确。

  93.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山地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坡为阳坡,热量条件好于北坡,所以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高于北坡,C正确。南北两坡,海拔高度变化一致,水分状况和土壤对同一自然带在南北两坡的分布影响不大,所以选C。

  94.由图文信息“草堆干枯,转为褐色”可知,这些小山主要由石灰岩构成,为喀斯特地貌,表面土层过薄,树木难以长,A对;由材料可知,这里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且小山高度不超过120米,热量条件好,B错;由图文信息可知,这里森林茂密,且不存在石漠化现象,C错;结合图文信息可知,这里的山坡较为平缓,D错。故选A。

  95.由材料可知,这里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雨季约在每5~10月期间。对于热带季风气候,雨季来临之前为热季,在每年热季,当地草木干枯,“巧克力山”的草堆呈现褐色,所以能观赏到该岛地面褐色“巧克力”的旅游时间应在雨季来临前,结合选项可知3~5月较为合适,故选A。

  96.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但是与土壤颗粒物粗细状况关系不大,A错误;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进行水分和热量交换,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在温暖湿润的天气特征情况下,土壤有机质含量趋于减少。从干燥的荒漠地带或寒冷的苔原地带,到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带,风化壳逐渐加厚,但与土壤颗粒物粗细状况无关,B错误;岩石风化物即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关系紧密,C正确;人类活动主要是通过改变成土因素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生物状况的影响最为突出,D错误。故答案选C项。

  97.本题考查生物对土壤发育的作用。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在成土母质上滋生出生物后,通过光合作用和根系有选择的吸收,慢慢地积累了有机物质,然后以枯枝落叶和生物残体的形式,将有机养分和矿物养分归还给地表,加速土壤的形成。因此,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生物对母质的改造作用,意识有机质生物积累过程,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因此②④正确,故答案选B项。

  (一)母质因素1、岩石风化的产物称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2、多数土壤的属性均继承了母质的特性。3、母质层具有不一样的质地层可影响土壤的物质迁移转化过程。4、不同母质对土壤的次生矿物有影响。5、不同母质所形成的土壤养分状况不相同。6、成土母质影响土壤的质地

  (二)气候因素1、气候因素影响土壤水热状况,而水热状况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岩石的风化过程、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及微生物的活动、土壤溶液和土壤空气的迁移转化过程。因此决定了土壤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过程,影响土壤形成过程的方向和强度。2、气候影响次生矿物的形成,气候影响岩石矿物风化强度,气候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起及其重要的作用,气候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气候影响土壤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正常的情况下,降水量增加和温度增高,岩石矿物的风化作用加强,土壤粘粒含量增多。

  (三)生物因素 土壤形成的生物因素包括植物、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它们是土壤有机质的制造者,也是分解者,是土壤发生发展过程中最活跃因素。

  (四)地形因素1、不同地形影响地表水热条件的重新分配,主要体现在不同高度、坡度和坡向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地面辐射的差异。2、地形支配着地表径流:斜坡:排水快,物质易遭淋溶-砾质薄层土壤。低洼:易积水,细土粒和腐殖质易积累-土色较暗,土层深厚。3、地形影响成土母质的分配。4、地形影响土壤的发育过程。

  (五)时间因素 土壤发育的时间(成土年龄)可说明土壤在历史进程中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动态过程,是研究土壤特性和发生分类的重要基础。

  98.若羌灰枣成熟后自然脱落,在土壤表层分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土壤营养的东西的积累,C正确;灰枣成熟后自然脱落对当地气温日较差没有影响;成熟后脱落不会缩短灰枣成熟时间;减少人工采摘环节,可降低劳动力成本。

  99.由材料可知若羌灰枣10月下旬成熟,新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大风天气,后期自然灾害为沙尘,D正确;新疆地处内陆不受台风影响;新疆10月气温还较高,受冻害影响较小;10月降水少,冰雪融水减少,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较小。

  100.由材料“风干的灰枣将销售至中国各地、欧美及东南亚”可知,若羌灰枣多风干后销售,其根本原因是灰枣被风干后,易保存,便于长距离运输,C正确;由材料可知,该地灰枣为自然烘干、面向的是全国和国际市场;该地灰枣种植培养面积大,产品多,货源充足,这句话是正确的,但不是风干后销售的主要原因。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渝ICP备 180162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