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更宜居 驻村帮扶显实效

2024-01-26 21:19:32 太阳能路灯

  绿水绕村流,梅花正艳时。傍晚时分,大埔县高陂镇陶溪村村民吴叔在和邻居闲聊,谈到村子的改变,大家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村子改造修缮了文体广场,每天都有村民在这里跳广场舞、打篮球、踢足球,别提多热闹了!”“桥加固加宽了,出行更安全了。”吴叔还自觉地在家门前的小空地砌了个小花池种上花花草草,扮靓村子颜值,“家乡在发展,咱也不能掉队。”

  美丽乡村更宜居,青山绿水寄乡愁。2021年6月,驻高陂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工作队”)进驻高陂镇。两年多来,作为工作队组团单位成员,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帮扶干部积极发挥资源优势,以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为突破口、以产业和项目为主攻方向,挖掘陶溪村资源,激发内生动力。

  走进陶溪村党群服务中心,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党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两委”办公室、党群会议室、便民服务活动室、农家书屋、退伍军人服务站等功能场室配套齐全、整齐明亮。

  另一边,在党建文化广场上,村里的小孩或在铺满人工草皮的足球场上挥洒汗水、恣意奔跑,或在篮球场上上蹿下跳,脸上绽放着笑容。

  陶溪村位于高陂镇西南部,是典型的山多地少村,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薄弱,辖6个自然村24个村民小组。陶溪村原先的村委会办公场地是村子X001县道主干道旁一栋早期建成的两层几十平方米的房屋,空间局促,每逢党员活动时几十人挤在一间狭小的空间内。群众来办事,常要到“两委”干部集中办公的地方,导致村委的服务能力十分受限。且县道来往车辆多、噪声大,还存在设施老旧破损、阵地功能不强等问题。

  受限于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长期缺乏维修资金等因素,相关改造工程迟迟未动工,这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干部办事效率和服务的品质,也影响了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形象。

  “乡村振兴要为村级阵地‘塑形’,不断的提高为民服务‘硬实力’。”据驻陶溪村邓世文介绍,驻村后,为着力强化基层阵地设施、拓展公共服务功能,逐渐增强服务群众效能,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推进党群服务中心的主阵地建设,发挥主阵地功能作用,驻村工作队联合村委整合周边阵地、人员、设施资源,共同投入近80万元,将废弃闲置的陶溪小学一部分建筑改建为约7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将失修荒废的约1000平方米运动场升级改造为陶溪党建文化广场,打造了集办公、休闲、娱乐、文化于一体的一站式、体验式服务共同体。

  焕然一新的村级阵地实现了办公有场所、活动有场地、学习有去处,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和向前“延伸一公里”。“党员干部们干事更有动力,往来活动的村民百姓多了起来、人气旺了起来。”邓世文说。

  村干部作为群众的“主心骨”,有了服务群众的“主阵地”,驻村干部还着力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党员干部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服务“三农”发展的能力本领。当地连续两年在庆祝“七一”建党节期间,组织村“两委”干部和党员代表首次集体过政治生日活动,每年给党员发一条政治生日短信,到三河坝战役纪念园、黄沙坑革命旧址纪念馆参观学习,加强党性锻炼。结合职责和使命,体会发展差距、寻找不足,加快自身能力素质的提升,学习借鉴先进成功经验,积极转变工作方式,办实事、出实招、取实效,共同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

  实现高水平发展的基础是补短板。驻村工作队以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着力补齐陶溪村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潭角桥位于韩江支流合溪之上,是陶溪村主村3个村民小组500多名群众连接外界的交通要道,原有桥面宽只有3米左右,群众过桥时若遇车辆避让空间狭窄,比较危险。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学校师生捐款近7万元作为潭角桥修缮的启动资金,村委以学校帮扶资金为基础发出募捐倡议书,筹得经费20多万元,完成了大桥加固、桥面加宽,同时为桥两端的路段进行升级改造。

  进驻以来,驻村帮扶干部推动学校投入20万元替换X001县道路灯,为过村境路段安装了88盏太阳能路灯;投入6万元推进村庄环境绿化美化建设;打造村内县道1公里绿化美化示范段;修复一段20米被雨水冲塌长期失修的路段,方便群众出行。

  蜜柚是陶溪村的“致富果”。如今,省重点农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梅州杉富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杉富农业”)的蜜柚种植基地,成了当地村民就业的好去处。

  聚焦蜜柚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工作队驻村干部积极与杉富农业加强交流研究。“从市场调查与研究、品牌定位、技术把关、质量品控、电商销售等方面入手,我们通过与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专家教授建立定期合作关系、到漳州与蜜柚种植同行调研交流、邀请网络主播到农场现场直播、学校消费帮扶等,全方位、多途径、多元化助力农企发展。”邓世文说。

  据悉,该公司三红蜜柚总产量从2021年的80万斤,增长至2023年的150万斤,200多名微商参与销售,有效扩大产量,提高质量和效益。公司先后荣获2021年“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建设项目、2022年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作建设项目、2023年“粤字号”农业品牌示范基地。

  在党群服务中心的楼顶上,整齐排列的光伏板熠熠生辉。“向阳光要产业”,该村通过“帮扶+自筹经费”方式实施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目前,一期345平方米已建好。

  “光伏发电全部建成并网后,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近9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在2025年实现15万元收入打下基础。”邓世文说,工作队还将深入挖掘发展的潜在能力,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面子”逐渐扮靓了,“里子”也在逐步做实,文明之风吹进了老百姓的心坎里。

  乡风文明既是的一个重要目标,又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和保障。今年元旦期间,陶溪村、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举办“歌舞陶溪·喜迎新年”庆元旦“村晚”联欢会。舞狮、广场舞、健美操、街舞、唱歌……节目精彩纷呈,500多人欢聚一堂。

  去年7月,学校3支大学生暑期“三下乡”队伍奔赴陶溪村,不仅为村子描绘了生动好看的墙画,改造美化了大花坛,还和村民自导自演了小“村晚”。此外,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设设计与艺术学院在当地成立了乡村美育实践基地,筹建了一间儿童书画室并开展书画、手工制作活动。

  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让欢声笑语不时回荡在陶溪村,让村民共沐文明乡风。

  事实上,只有群众的热情参加,乡村振兴才有无穷力量。看着党员干部奋斗的身影,见证着乡村一点一滴的改变,群众的心逐渐沸腾,更有精气神。

  最近,陶溪村村民吴叔忙起来了,他在家门口的空地种上花花草草,美化环境。“村子越来越美,咱也不能拖后腿。”吴叔说,大家看得到、摸得着、感受得到乡村的变化,更有干劲了。

  在这肉眼可见的变化中,群众的获得感、乡贤的荣誉感、干部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乡村振兴工作的无穷力量逐渐汇聚。

  据悉,当地乡贤推动建设了陶溪村长和村民小组2000米村道柏油路和Y450龙山乡道拓宽硬底化。2023年,乡贤捐赠了3台空调、2台茶具消毒柜、2套石凳石桌,图书室书架及图书一批,1名学校热心校友捐赠了价值1万元的2套全新台式电脑和1台打印机,为凝聚各界点滴爱心、汇聚发展磅礴力量发挥了示范作用。

渝ICP备 18016295号-1